再听到严川进屋的脚步声,她更是高兴地啊啊尖叫,等严川一进门,立刻伸出小手要抱。
宝宝不是个粘人精,起码早上陈霖和严川去上班,她就算看到了也不会哭。但是他们下班回来,她就要第一时间被抱住,不然是会闹脾气的。
严川单手把她抱起来掂了掂,趁家里其他人没注意,严川快速地凑过去亲了下陈霖的脸,然后就看到宝宝瞪着大眼睛看他们。
“你也要啊?那行。”严川亲了下她的小肉脸,不出意外的,就被宝宝糊了一巴掌。
这是个只准妈妈亲亲的小宝宝,就连爸爸都不给。
他这一回来,黄阿姨就开始准备摆餐桌,阿公阿婆也从外面慢悠悠地走进来,两人还在讨论着新住宅区的事情。
“这回是真的定下来了?”
“定下来了,这才开头第一步。”陈霖道:“明晚村里开会统一讲这个事情。快的话年底开始动工,慢的话也要到明年。但也不会是一下子就能做成的。”
那也是,现在四十户人家,趁着这次机会,村里几家人多的要考虑分家分户的事情了。这么一分出来,又多了几户。建的房子也要多几栋。
“陈太公不太愿意搬家,他人老了,不想跟着侄子家一起住,单独要个房子又浪费。”陈霖看着比陈太公更年迈的阿公阿婆,叹息道:“到时候要弄个小区大门,在保安室旁边再建两间房,留着给陈太公住,这样和大家住一起还有个照应。”
总不能大家都去住新房了,留着他守在这边村子里。
消息真的下来了,阿公阿婆倒是抛去了那点不舍,和陈霖打听建好的新家有没有小院子,他们打算把这边的花给移栽过去的。
陈霖还以为他们得郁闷好几天才能缓过来呢,这才一天!
“哎呀,大家都搬过去了,剩我们留在这边有什么意思?!再说了,不是说要修条路从村尾绕过来吗,离得不远,想回来就走回来看看。”
他们舍不得的不是这块宅基地,而是认识相处了半辈子的老熟人们啊。
用柳枝奶奶的话说,他们搬家,说明日子是越过越好了,要奔向新生活了。
但陈霖一说不一定是大家一起搬过去,很可能是分批,几家几家地分批搬进去,阿婆就不开心了,那他们还是得和老伙伴们分开一段时间。
陈霖这会儿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重了些,得努力让大家都一起搬过去才好!
村大会从晚上七点开到了晚上十一点,陈霖再次和村干部们坐在上面,负责给大家解答关于新住宅区的问题。
“对外招标,由建筑公司来负责建设。目前给出的预算是一栋楼十五万,每栋楼两层,内部面积一样,各家可以单独定制房间大小、规模,但外部统一装修。村里不补贴,今年的分红一次性发两年的,按照今年的每人一万发放,加上明年那就是发两万。当然,如果明年的利润更高,会把多出来的那部分发下去给大家。”
“考虑到部分家庭的实际收入情况,村集体给符合条件的家庭提供借款,额度不超过五万。具体的条件待会由张会计给大家说明。对于孤寡老人、儿童,将由村集体出资一半另外安排住宅......”
大家纷纷看向坐在前面一排的陈太公,看到陈太公低下头去悄悄地抹了下眼睛,大家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
“对于同意搬迁新住宅区的村民,能享受到......反之,不参与搬迁的村民不能享受。”
“三天后,同意搬迁的各家派代表过来开会签字按手印。招标结束后,再由建筑公司的设计师过来沟通各家房子内部格局。”
村会结束,没人讨论搬不搬,而是都问:“你家分不分家?”
一栋楼上下两层,一百五十平,挤一点能弄出来七八个房间,宽敞一点的话,五六间房也有。得益于之前计划生育工作落实到位,他们村只有一家追生三胎的,大多是两胎。所以现在弄挤一点,一大家人也能住得了。
今年发两倍的分红,要是一家人不拆家,分红都完全够建房的了。
像四公家里,现在是讨论决定要分家的了。五叔一家三口单独分出去,剩下四公和大伯一家还住在一块儿。
而像谢海燕家里,她两个儿子,现在两儿子都成家有孩子了。大儿子和大儿媳在四十八米街建成时就盘了门面做米粉,而小儿子和小儿媳两口子先是出去打工,直到大前年才回来,现在管着家里的民宿。
因为民宿算是家里的一部分,经营利润拿出来一部分分给大儿子是应该的,但小儿子又觉得大儿子那店里生意火爆本来就赚得多了还来占家里的一部分。平时没少为了钱的事闹矛盾,这次不分家是不可能了。但分家不仅是新住宅区那边多一栋房,这边宅基地的老房子也得给分了。
杨娟早早单独带着花花分了出去,她们只有两个人,能分到的也就是四万块,好在她店里的生意不错,加上平时存的,交出十五万不是问题。所以和平叔过来问她要不要跟村里借钱时,杨娟说不用借。
她自己的事是处理妥了,两个弟妹却是想叫她回去当“判官”,说说怎么分家。
<a href="" title="二十来岁" target="_blank">二十来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