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2n4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重生七零卖大菜,人生赢家定是我 > 重生七零卖大菜,人生赢家定是我 第19节
    等他们走远了,胖师傅还叉着腰站在那一直笑,跟边上菜摊上的工作人员说着,

    “这孩子可真有礼貌,我孙子就比他小了2岁,也跟他一样聪明……”

    林书赶紧紧跟在梁生娣身边,抬手把那一分钱举到他奶面前。

    “奶奶,钱。”妈妈说过,小孩子身上不能瞎带钱的。

    梁生娣这才反应过来,钱还在林书赶手上,接过来放口袋里,然后喘了口气。

    “吁……这买肉也不容易啊……”

    林书赶不太懂,哪里不容易了,那卖肉的叔叔人那么好,他们买肉不是挺快的吗?咋就不容易了呢?

    “走,咱们去那边山上把篓填满了再回家。”

    怀里抱着肉,梁生娣突然又觉得体力充盈了,肉都有了,那自己的活不得好好干嘛!

    【第34章第34章万万没想到】

    夫妻俩中午回来的时候,发现梁生娣祖孙两个还没在家。

    想到昨天也比较晚,沈春花便怎么担心,直接回房间睡觉了。她是真的困啊,上午在棚里差点把那盆苗给摔了,还是王金桂眼疾手快给她接住了,不然这工分是扣定了的。

    王金桂问她咋了,她只能借口说昨晚上小美夜哭,所以她没睡好。

    可怜的林淑美睁着大眼睛都不知道该怎么给自己辩解,小小的脑袋里充满了疑惑,她昨晚醒了吗?

    林国庆把两个小的也都赶去睡午觉了,然后自己在后院乒乒乓乓的搞他的鸡窝,动静不小,住边上的徐有庆还真过来串了个门,问在干嘛。

    得知他们家想多买几只鸡养着,还奇怪了一下,“五只还不够吗?”

    他们这儿,家里都会养个三四只鸡,生了蛋拿去换钱。但也不会多养,毕竟糠也是有限的,这年头也不可能有剩饭。

    林国庆憨憨一笑,“我家春花说了,孩子们都在长身体,我妈年纪大了,我俩干活也辛苦,每个人一天必须吃一个鸡蛋才能够营养。我家7个人呢,这不得多养几只啊!”

    徐有庆回去和他媳妇儿一聊,有庆媳妇儿撇撇嘴,这沈春花和她年纪差不多,但因为梁生娣不管事,所以她就能当家做主,说每天吃多少鸡蛋就能吃多少鸡蛋。

    哪像她家,自己婆婆手握大权,别说吃鸡蛋了,一顿饭多吃一个红薯都要被训一晚上。

    她羡慕归羡慕,但是这话也不敢跟徐有庆吐槽,而且,她婆婆虽然管的多,但是做的也多啊,家里家外哪件事不操心,哪怕是他们的孩子,也都是婆婆在带。

    她和徐有庆才能安心只管自己上工就行,再想想沈春花和林国庆,每天牵着个小的,背着个最小的……诶,算了算了,这玩意儿都是公平的,有得必有失吧!

    沈春花倒头就睡的不省人事,外面林国庆听令乓啷的声音都没听到,更没听见梁生娣和林书赶一起回来的动静。

    林书赶感觉自己要累死了,小小的年纪真是承受了不属于自己的劳动力。

    林国庆看着她们俩拖回来的……一个篓,三个筐,林书赶的和梁生娣的衣服、裤子口袋里都插着竹笋,也是服了。

    “怎么那么多?你们进深山里了?”林国庆帮着儿子和老娘把衣服上的笋拍掉,顺便接过梁生娣第一时间递过来的一分钱。

    “没有,但那山外面一圈也都挖的差不多了,总得给它几天休息的时间。我和小赶去供销社买完肉后就直接在那边后面的小山上挖了。”

    那座小山坡上都是竹子,竹笋满地蹲。最外围的一圈肯定被人挖干净了,所以其实他们还是往里走了走,不过那山真的不大,所以就算往里走,也不算危险。

    不仅竹笋多,那边的菌子也不少,今天三个筐子都是用竹枝条竹叶做的,装的也都是竹林里盛产的鸡丝菌。

    梁生娣抬起拎了一路的猪肉,“呐,一斤肉和一分钱我可都给你了。没掉!”

    林国庆哭笑不得的接过来,学着沈春花的样子哄他妈,“对对对,没掉,我妈干活还不放心吗?”

    老太太喜滋滋的,“那我下午再去挖,晚上咱还吃油焖笋和菌子炒肉吗?或者油焖笋烧肉也行?”

    昨天那顿晚上给她回味的,真的,顿顿那样的话,她甚至能晚上在山上扎营!

    “还有副猪下水呢,妈,红烧大肠吃吗?”

    沈春花开门出来,手里还拿着个闹钟,这是刚才她进房间睡觉前拿进去的,为的就是早起半小时,来洗大肠。

    “吃!”

    “大肠!我也要吃大肠!”

    “要吃!小美要吃!”

    梁生娣还在咽口水呢,三个孩子已经闹腾开了,老三老四跟着妈妈的闹钟一起起来的,出门就听到妈妈在问要不要吃红烧大肠。

    能不要吃吗?那可是红烧大肠!

    “妈妈,晚上我可以吃三碗饭吗?”林书超用手比划了个四,嘴里说着三。

    沈春花没好气的给他放下了一根手指,“这才是三,你要是吃得下三碗饭没撑死你就吃吧!”

    转头再看向梁生娣,“肉丝跑蛋,加红烧大肠,怎么样?”

    满汉全席和这还有什么区别?这梁生娣能拒绝得了吗?这当然不能啊!

    梁生娣甚至都顾不上自己还没吃午饭,跟在沈春花身后就要去一起洗大肠,被沈春花赶去饭桌了。

    “你还是先把午饭给吃了吧,下午也别出去了,我洗完后还要焯个水晚上才能炖。估计上工来不及,等会这焯水就得你来看着了。”

    梁生娣点点头,从神态表情到肢体语言都透露着一个词——听话。

    沈春花看看她和老二的衣服,上面全是泥,又叹了口气。

    “妈,您要是有空的话,不然再帮家里做个篓吧,这小篓竹笋装不了多少,您再做个大一点的,到时候挖多了也不至于插衣服口袋里。”

    她现在已经开始头疼晚上这衣服得怎么洗了。

    梁生娣满口答应,“诶诶,我知道,我下午就做!”

    沈春花去洗大肠了,林国庆把他妈刚给他的那块肉放在了灶间,直到沈春花洗完大肠才看见,刚才没注意,现在一看。

    这肉何止一斤啊,沈春花都怀疑有两斤了。把杆秤拿来一称,嗯一斤八两。

    再把林书赶喊来一问,沈春花笑弯了腰。

    老太太出门竟然是个社恐,也是她万万没想到的,让她买块肉回来就差当做是革命任务了。

    而林书赶在家看着温和听话,出门那点小鬼灵还是有点的。这一老一少配合起来却是能产生特别效应的。

    尤其是梁生娣,沈春花回忆了一下上辈子,她好像真的在村子里待了一辈子,没怎么出去过。估摸着对外面的世界是真不怎么熟练,没关系,多锻炼锻炼就好了。

    沈春花已经开始琢磨着,怎么样才能多让她去外面走走了,不仅仅是上山挖食物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第35章第35章咱家会缺你那点湿气?】

    沈春花还惦记着看看能不能自己种蘑菇。

    但她也没养过蘑菇,知道的一些零碎知识,还是上辈子看电视的时候记下的。这会儿要两眼一抹黑的研究怎么种蘑菇,难度系数实在有点大

    梁生娣采回来的菌子有些带着根,有些是断了的。沈春花这几天早上都有特地叮嘱她,采菌子的时候争取能连根带回来,再顺便带点边上的土回来。

    梁生娣虽然不知道沈春花要干什么,但还是听话的给带回来了,就是不多,因为她采到的大部分都是长在腐朽的树木或树桩子上。

    要搬朽木的话,就不是她一个老太太带着个6岁小娃娃能干的活了,于是她只能再带点朽木边上的土回来了。

    沈春花也不挑,反正她现在也就是做个试验。

    搬了一些稻壳过来,这算是抢了家里母鸡的口粮,还引起了老二的小声抗议,就是抗议失败了。

    又买了一点玉米粉回来,和稻壳一起撒点水搅拌了一下,再分别放进几个小瓦罐里。

    把几片完整的菌子用刀割碎了,扔进瓦罐里,和稻壳粉摇晃混匀了,然后再拿了几团棉花堵住罐口,既要它通气又要隔绝污染,棉花是最好的东西。

    虽然用的棉花不多,但也给她自己心疼了一下下,这年头的棉花可不便宜啊!

    把这几个小瓦罐塞进了床底下,就暂时不管了。

    她这两天晚上中午晚上的也都没怎么休息,轮到她去卖菜,她就背着篓出门,轮到林国庆去了,她就在家缝缝补补。

    沈春花特地让林国庆托林富强从大队里要了个之前装过谷子的尿素袋过来。她把一个大尿素袋裁剪了一下,缝成了五六个小小的长条袋子。

    然后把梁生娣蚂蚁搬家似的每天带回来一点的土,掺了点锯末和麦糠,还有稻草灰,撒上水活一活,留着备用。

    等十天后,把瓦罐上面的棉花拿开,里面培育的菌种已经变成了分生孢子了。倒出来和之前准备好用来养蘑菇的土混一起,再装进长条袋子里,袋子封好口。

    再在袋子侧面上面钻了一堆小洞,养蘑菇的前期工作基本上就完成了。

    这两天林国庆抽空就一直在折腾后院的鸡窝,沈春花让他索性再搭个全封闭的小棚出来,也不用很大,但起码能有一排架子放她的蘑菇袋子。

    林国庆觉得她太小题大做了,直接放堂屋角落里不就好了,反正菌子就是在潮湿黑暗见不到光的时候最能长,他们这地方最不缺的就是潮湿。

    再过两月回潮天的时候,角落都能长青苔,会缺你那点湿气?

    全封闭的棚,那就不是棚了,那是得用砖头泥巴砌的,工程量和投入成本可不会少的,去镇上买砖头可是要三分钱一块的,他们得卖多少菜才能赚回来?

    沈春花回了个白眼给他,

    “买什么大青砖呐!自己弄几块小泥砖砌墙,再弄几根竹头椽子,椽子上面盖上笆帘不就得了。最多就是花点钱买瓦片,咱又不住人,瓦片都不用盖太密。”

    让他少说话多干活,先把棚给她搭起来再说。

    林国庆说不过她,只能一起加班加点的干活。先放下了鸡窝的扩建,锯吧锯吧的先给他媳妇儿要的小屋给搭起来了。小屋直接贴着他们住的的大屋盖的,这样还能省一面墙的力气和时间。

    沈春花的蘑菇袋上的孔刚钻好,就能放进去了。

    林国庆家最近一下工后就各种动静,住周围的人都看在了眼里,徐有庆白天上工的时候还问呢,

    “国庆哥,你之前不是说要扩建鸡棚,咋的我看你们家都盖上了新屋子了。”

    “什么新屋子啊,那屋可不是给人住的。”

    “啊?不是给人住的?”徐有庆瞬间想歪了,

    “怎么突然要专门盖个佛堂了?小心到时候被推了……”

    南方沿海自古迷信,尤其是他们这一些上了年纪的,家里有点条件的甚至会专开一个房间摆上神像,一天三跪九叩的。

    当然了,前面十年闹的特别凶,不让搞这种事情,别说家里摆佛堂了,祖宗坟头都得给你铲平了,大家都收敛了好多。

    至于为啥徐有庆能想的那么歪,还不是最近梁生娣突然转性子了,每天起早贪黑的跑出去干活。

    本来还有人怀疑是林家外面有什么财在发,不上工的人跟在她身后去过几次,然后一起挖了一堆笋和菌子回来。

    于是村里人又传,林国庆夫妻俩估计偷摸着在拜菩萨呢,现在大家都拜的少了,她俩这一拜,菩萨马上就听见了,觉得她们诚心呢,就显灵了!

    林国庆听到徐有庆这话的时候,是无语的。

    他家……好像就他奶认真拜过菩萨,他妈懒得拜,他爹没空拜,他和他姐小的时候不懂,长大了又不能拜了。沈春花也是,你跟她说拜佛,她会说泥菩萨过河自身都难保,还有空管你?

    “不是,建什么佛堂啊!就是春花说家里孩子多,东西多,看着太乱了,弄个小屋子放放锄头鸡饲料什么的也好的,所以就盖了。”